第275章 两面受敌_大唐: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
笔趣阁 > 大唐: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 > 第275章 两面受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75章 两面受敌

  第二百七十五章两面受敌足球赛场,大唐队由于有孙行敏这个归化球员的存在,势如破竹,最终连灌了波斯队三球,最终于三比零的比赛捧起了世界杯的奖杯。李世民的兴致很高,亲自为大唐足球队颁奖,最终,首届世界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这届比赛过后,在包括大唐的各个国家掀起了一场足球热,足球运动得到了迅速的推广,在大唐已取代了马球成为了大唐第一体育运动。大唐各地的足球运动也如火如涂的展开,一时之间,从城市到乡村,各地都在踢足球,对于这种情况,李炎很是满意,通过足球运动达到全民建身的作用确实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。东宫,寝宫内,太子李炎负手而立,上官仪站在他的对面,口中说道:“殿下,一切都已办妥,所有的书籍、种子、工具全都烧毁,所有的工匠都经过动员全都离开了吐蕃的队伍返回长安。”

  “嘿嘿,我真想看看禄东赞会气成什么样子。”

  李炎一脸坏笑的说道。“禄东赞确是非常震惊,不过他连夜护送着文成公主前往松州,看样子似乎要急着离开大唐。”

  “禄东赞这是怕再出什么意外。”

  李炎说。“下官也这么觉得。”

  上官仪说。就在这时,李炎的眉头突然皱了起来,口中说道:“本宫怎么突然感觉有些不对?”

  “不对?”

  上官仪有些不明所以。“噢,本宫明白了!”

  李炎眼中精芒一闪,脱口说道。“一定是吐蕃人要有大动作!否则禄东赞也不会这么急着离开大唐!那这个动作会是什么呢……”“吐谷浑!”

  李炎与上官仪同时脱口而出。李炎连忙让人拿来了大唐的地图,向吐谷浑与吐蕃的边境看了片刻,口中问道:“现在薛万彻在哪里?”

  “应该在伏俟城附近。”

  李炎说道:“隋朝两次征战吐谷浑,曾在吐谷浑地区设河源、西海、鄯善、且末4郡,但四郡渐被吐谷浑夺回,自贞观九年吐谷浑可汗伏允兵败,奔走至鄯善自杀,从此吐谷浑分成东西二部。”

  “西部吐谷浑由伏允次子慕容尊王率领,居鄯善城,东部吐谷浑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率领,现在当政的是慕容顺的儿子诺曷钵,居伏俟城,薛万彻的大军现在伏俟城附近,那么西部就没大唐的军队,若我是吐蕃赞普,必然会先进攻西部慕容尊王的鄯善城,夺下西吐谷浑,再以此为基地,与我大唐决战,夺取伏俟城,如此一来,整个吐谷浑将尽数属于吐蕃!”

  “薛万彻只有三万军队,而吐蕃有四十万大军,寡不敌众,只起威慑作用还可以,但若真与吐蕃大军正面交锋,必然不是对手。”

  “确是如此,看来吐谷浑危险了!”

  上官仪头上已尽是冷汗。“必须立即向吐谷浑派出援兵,只是这样的话,对高句丽就不能再大动干戈,以大唐的国力,还无法同时对两大国家同时大规模开战。”

  上官仪又说道。“嗯,吐蕃人想要我大唐与高句丽大打出手,它好借机占据吐谷浑,但我们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!”

  李炎又说道:“我这就上奏父皇,对高句丽的战事由李靖老将军主持,对高句丽只守不攻,先集中力量对付吐蕃,保住吐谷浑!”

  当下,李炎连夜入宫,向李世民告知了自己的想法,李世民一听吐蕃可能进攻吐谷浑之后也是大惊。吐谷浑虽只是大唐的属国,但却是大唐与吐蕃的缓冲地带,受大唐的保护,如果吐谷浑被占,那大唐的威望将会受损,也使大唐失去了与吐蕃的缓冲地带,吐蕃人随时可以东进攻打大唐,这样的话,大唐的西部地区将有可能陷入连绵的战火。这种情况类似于后世的抗美援朝,大唐必须在边境地区建立一个缓冲区,如此一来,就可以无需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防御和战争准备,将主要精力用在建设国家,提升国力之中,才能有安定团结的和平局面。李世民也意识到事情紧急,立即连夜让人找来了魏征、房玄龄、长孙无忌、褚遂良、马周、李勣等重臣前来议事。众人听了李炎的分析之后也都很震惊,这些大臣只将注意力放到了高句丽上,却忽略了吐蕃这个西面刚刚崛起的强劲对手。经过李炎的介绍,众人终于意识到现在的情况极为棘手。长孙无忌说:“以我大唐现在的军力和财力,不足以与高句丽和吐蕃同时开战,所以,我们只能舍去一个方向,全力对付另一个方向。”

  褚遂良也说:“以微臣之意,东部的高句丽对大唐的威胁在吐蕃之上,我们还是要将主要的兵力用在对付高句丽上。”

  李炎却说:“儿臣的意见却正好相反,应先集中力量对付吐蕃,高句丽方面先以防御为主。”

  “为什么?高句丽比吐蕃要强大得多啊?”

  长孙无忌不解的问。李炎正色道:“正因为吐蕃比高句丽弱,所以才要集中力量先对付它,打仗要先打弱的,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,然后再以得胜之师挥师东进高句丽,就可以将其各个击破。”

  “皇儿之言极有道理。”

  李世民点头说道。“可是这样一来,高句丽怎么办?我们与高句丽的谈判已经破裂,高句丽现在正在整军备战!若高句丽来攻又当如何?”

  房玄龄问道。李炎说道:“儿臣以为,当让李靖将军率奇兵先行进攻高句丽,打乱高句丽人的部署,这样一来,高句丽人必然不敢进攻,只能被动防守,如此就可以为我军争取主力回师的时间,等我军主力击破了吐蕃返回,就可以与高句丽展开最后的决战!”

  “臣以为,太子之言有理。”

  马周说道。“臣附议!”

  魏征也点头。“臣亦附仪!”

  李勣朗声说道。马周与魏征、房玄龄、长孙无忌、褚遂良都是文官,对兵事不熟,但李勣都能文能武,是独挡一面的将才,他的话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听李勣也支持李炎的想法,李世民终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